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写作《神奇飞书 读后感》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6-12 15:26

写作《神奇飞书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神奇飞书》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文章主题:首先,明确你的读后感要围绕《神奇飞书》这本书的主题展开,如对书中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的感悟。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应具备明确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神奇飞书》这本书的背景、作者及主要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 - 正文:分析书中内容,结合自己的感受,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进行评价和阐述。 -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并表达对这本书的喜爱和感悟。
3. 深入分析:在正文中,要深入分析书中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故事情节:分析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探讨作者如何安排情节,以及情节对主题思想的体现。 - 人物形象: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成长历程,以及作者如何通过人物塑造来传达主题思想。 - 主题思想:探讨书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勇敢、友谊、成长等,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阐述。
4. 结合实际:在分析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感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5.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

《神奇飞书》:读书未必改变命运,但会带你寻找生命的意义

在五年级的语文课本上有一首小诗名为《神奇的书》: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能像一页诗扉,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而它却装载了人类灵魂全部的美丽!


作者艾米丽·狄金森用哲理性的语言,表达了对书籍的喜爱和赞叹。无独有偶,动画短片《神奇飞书》与这首儿童诗不仅有着相似的名字,同样表达了对书籍的赞美,但又不止于赞美。


神奇飞书海报


《神奇飞书》讲述了一个叫莫里斯的年轻人,他爱读书、爱思考、爱写作,一场飓风摧毁了世界,卷走了他热爱的书籍文字,整个世界一片灰白。是书籍改变了这一切,也治愈了这一切。


这是一部隐喻浓烈的电影,15分钟的故事每次看都会有新的感悟。影片全程无对白,通过色彩、音乐等叙事手法推动故事发展,影片多处细节及角色投射了现实世界的很多问题,关于读书的意义,关于如何拯救一本书,关于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01 色彩叙事:由彩色到灰白再到彩色,巧妙的色彩配合起伏的音乐,引导观众在悠闲——苦难——希望中前行


这是一部具有视觉和听觉冲击力的作品,虽然没有对白,但色彩和音乐却胜似语言。


1.由彩色到灰白


影片开始时彩色的世界


影片一开始的世界是有颜色的,砖红的墙、白色的窗,伴随小提琴和双簧管演奏的主题曲《黄鼠狼逃跑了》,主人公一边哼着歌一边写着点什么,给人无比轻松和悠闲的感觉。


飓风带走了世界的色彩


突如其来的飓风打破了这和谐的画面,影片变成了灰白,音乐也随之改变,原本阳光的大调通过变奏变成了缓慢的小调,巧妙描绘出莫里斯的难过和绝望,传递出的忧伤也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


2.由灰白到彩色


小仙女给莫里斯留下了一本书,书的主角是蛋头先生,出自《鹅妈妈童谣》


穿着白底红字半身裙的小仙女带着五颜六色的神奇飞书打破了世界的灰白,并给莫里斯留下一本书,这本以蛋头先生为主角的神奇飞书把莫里斯带到了色彩丰富的图书馆。


在图书管理弹钢琴的蛋头先生


在图书馆里,蛋头先生再次弹奏主题曲《黄鼠狼逃跑了》,莫里斯也恢复了颜色,这次弹奏不像开场那样阳光悠闲,而是比较轻慢,给人神秘感。当莫里斯和神奇飞书们一起翩翩起舞时,节奏突然加快,让人感到无比的开心和激动,也暗含主人公终于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3.色彩不断丰富

作为图书管理员的莫里斯开心而安宁,所以他一直是彩色。为了让更多人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他把书籍分享给灰色的人们,人们因为阅读而变成彩色。


莫里斯给人们分享图书


还有一个细节是他的小红书,因为飓风失去颜色,也因为书写再次恢复热情的红色,主题旋律一直穿插其中,平静、缓慢中迎来了老年的莫里斯。


当主题曲再次激昂起来,莫里斯重回年轻时的模样,留下他的小红书点亮了另一个小女孩,阅读得到传承,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也有了新的主人,而莫里斯在音乐中跟飞书一起飞向远方。


莫里斯的小红书“点亮”了进入图书馆的女孩


色彩叙事是影片的一大特色,彩色代表着希望和安宁,黑白代表着苦难和迷茫。除了色彩,导演还选择孩子们耳熟能详的童谣,在主题和变奏中推动故事的发展,引人入胜。


02 象征意义: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选取,投射出的价值和内涵,引发观众对阅读、灾难以及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

影片虽然只有一个主人公,但是很多意象和事件却极具现实意义,这里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来进行说明。


1.旅馆:


飓风前的旅馆


旅馆代表飘摇的生活和摇摆的内心。在旅馆里的莫里斯虽然也喜欢看书、写作,但是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他在本子上写下的文字代表了他的迷茫和疑惑,他不知道为了工作留在这座城市里飘摇到底值不值得,这也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面临的疑惑:是要大城市的一张床还是选择小城市的一间房,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如果生命本身就没有意义,那么工作的意义又将附着在何处?这些疑惑,在漂泊的城市里得不到回应。


莫里斯在旅馆的日记:There is much to recommend in New Orleans.


旅馆不仅代表漂泊的生活,更代表不确定的选择。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不为金钱、不因地位,只源于心底的爱。


2.飓风:



有人说飓风代表生命中的意外和不测;也有人说它代表物欲横流的世界。但无论是面对人生的不确定性,还是面对社会中金钱至上的风气,能让我们重新找回人生方向的只有阅读、书写和思考。


当下的疫情也是一种“飓风”,让很多人从物质至上的世界抽离,开始寻找生命的意义。就如绘本版《神奇飞书》所说:书籍的力量将会拯救一切。好书激发我们思考,能给我们带来安宁。希望疫情下的我们都能够把视角转向经典、转向阅读,转向寻求更有意义的人生。


3.小红书:


小红书封面


小红书是主人公莫里斯的日记,代表着思考,它一开始是红色,当飓风把文字带走时,它失去了它的颜色,只有当莫里斯在图书馆里再次回归思考时,这个承载他一生故事的日记本才重新有了新的颜色,这也暗含唯有思考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不思考是人类的本能,但思考却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力量。作为个体,我们都曾为了变得更好而苦思冥想,却在遇到挫折时自暴自弃。能安于一隅未尝不是一种智慧,但若你对生活还有不甘,对自己还有希望,你也可以像莫里斯一样,重新感受思考的力量。


4.蛋头先生


蛋头先生


蛋头先生是小仙女给莫里斯神奇飞书上的主角,出自《鹅妈妈童谣》,童谣的内容暗示我们个人的遭遇和环境无法改变,但好书会给我们受过的伤痛提供疗愈的力量。另外,这首歌在西方的熟知程度类似我们国家的《两只老虎》,也代表着童年时期的优质图书会成为一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影片获得84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后,导演威廉·乔伊斯又出版了电子版和绘本版,而且每一种载体都呈现了独一无二的特质和生命,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因为《神奇飞书》爱上阅读、爱上写作、爱上思考。


叔本华在《论阅读和书籍》中说:“坏东西无论如何少读也嫌太多,而好的作品无论怎样多读也嫌太少。“


无论是面对无法改变现状的人们,还是面对正在成长的儿童,选择好书才是疗愈自己、指引孩童的唯一选择。


03 主题呈现:图书管理员莫里斯只是一种代表,选择有意义的生活,才不枉此生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莫里斯的一生看上去平淡无奇,实则纯粹且有意义。他遵循女孩的指引,在书籍里看到真正神奇而有色彩的世界,而他也像飞走的女孩一样,用书籍带更多人领略五颜六色的世界。



莫里斯终于活成了自己希冀的模样,他在小红书的最后一页写道:“我知道我的眼睛已经领略了真正的神奇和壮观。”这神奇和壮观指的就是作为图书管理员的莫里斯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活成了超出自己预期的模样。



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提到“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发现生命的意义。当你找到了热爱的事情、忍受了苦难,就会找寻到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在不知下一秒生死的纳粹集中营,还在碎纸片上写稿;工作狂魔乔布斯在生命接临近终点的时,还在坚持工作;褚时健75岁高龄再创业,创下褚橙传奇。寻找生命的意义是我们一生的事业,这意义不为名,不为利,只源于内心的热爱。那些找到生命意义的人们,不仅能自觉抵挡诱惑、坚守信念,还会在“自虐”中感受到幸福,更会因此具备战胜苦难的能量,在绝境中生存,在意义中永生。


稻盛和夫认为,“理解工作的意义,全身心投入其中,你就能拥有幸福的人生”。《神奇飞书》中的图书管理员莫里斯在工作中找到了他生命的意义,反观现实生活中,不管你是普通职员、还是全职宝妈,不管你身处哪个行业,认可、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寻找意义,你就能拥有幸福。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不妨给自己的一空间,敞开心扉,跟随莫里斯、乔布斯、弗兰克尔等千千万万为意义和热爱而做事的人,在他们的智慧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意义,相信美好的事情一定会发生。


04结语

书籍也许不能改变你的命运,但一定会在寻找意义的路途中指点迷津。4月是读书月,疫情下的这个读书月,显出尤为特别。


希望这部关于人和书的动画短片《神奇飞书》能够给你带去思考,也希望我们在遭遇人生的意外地和低谷后,都能遇到点亮生命的“神奇飞书”,找到人生的意义,活出纯粹而有意义的一生。


#新作者扶植计划二期开启#

《神奇飞书》:阅读为我们建起一座避难所,避免生命中的灾难

英国剧作家毛姆说过: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事实果真如此吗?

《神奇飞书》是威廉.乔西根据自己的同名儿童书拍成的动画电影。作为一本童话书,《神奇飞书》曾一度位居《纽约时报》儿童畅销书排行榜第1;作为一部电影,《神奇飞书》荣获了第84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豆瓣评分高达8.4。

《神奇飞书》豆瓣评分


整部影片没有一句对白,故事情节简单得只有一个人物和一堆会飞会跳的书。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男子及所有的书、房子等被刮到了一片荒芜灰暗的地方。他徘徊游走,想弄清自己身在何处;而空中飞过的女孩丢下来一本会走的书,这本书领着男子走进一座书屋中,从此开启了他一生与书为伴、修书为乐的生活……

电影《神奇飞书》的成功,不在于情节的复杂或场面的宏大,而是在于它用简单易懂的动画形式讲透了人类一直对自己和孩子敦敦教导的宏大主题:阅读。而这一表达形式的灵感,来自于威廉·乔西的亲身经历。

乔西是位三获艾美奖的电影制片人,设计了《玩具总动员》、《机器人》等优秀动画;同时,他也是位著名的童书作家和插画师。因此,他非常敬仰图书界的推广先驱比尔·莫里斯,并早在99年时就决定创作一本童话书来纪念比尔。但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来,粗暴地打断了乔西所有的创作实践。正是这次巨大的自然灾难,让乔西感悟到了书籍具有巨大的“避难”效用,以此终完成了《神奇飞书》的创作。

威廉·乔西以及他的代表作《守护者联盟》


可以说,《神奇飞书》不仅能让孩子们享受一次阅读的启蒙式熏陶,也能让成年人更理解乔西的用心和作家毛姆言语中的深意:阅读真的能让自己在灾难中建起一座避难所,安享人生。

和毛姆一样,本文将把阅读比喻成筑避难所,从没有“阅读避难所”前的希望破灭,到筑“阅读避难所”过程中希望一点一点地重建,以及色彩和配乐在深化这一主题上的运用三个方面来解读这部电影的神奇魅力和影片背后的启示意义。

《神奇飞书》海报


01

没有“阅读避难所”前:灾难来临的时候,就是希望破灭的时候

影片一开始,生活显得非常平静,一名男子正在垒着很多书的阳台上沐浴阳光,静静阅读。这似乎在告诉我们,世界如同一泓湖水,平静得泛不起一点涟漪。

但这正是灾难来临前的一丝宁静。不多久,一阵狂风袭来,龙卷风裹挟着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包括人、房子,还有男子的书,全部卷进了灰暗的黑洞里,落入到一片荒芜空寂的地方。

男子和整个世界掉入到一篇荒芜灰暗的地方


看见地上撒落的白纸片片,擦肩而过的人神色匆匆,男子真不知自己身在何方。他夹着拐杖四处游走,前方的路一片孤寂灰暗。

一场灾难,看似美好的生活就被化为乌有。其实,不知身在何处的何止这名男子,还有电影里所展现的那个世界,以及当下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而电影中那阵龙卷风,其实就是充斥在现实世界每个角落里的物欲。从幼儿长大成人并进入社会后,我们随处可见的是物质上的攀比和享受。受此影响,很多人一生唯一的追求就是把物质最大化,从而不惜丢弃人性及个人精神上的修养。但这种只重视外在修饰的人生只会让自己变成无根的浮萍,在物欲的汪洋大海里越漂越远。

破坏的世界,地上白纸片片


匈牙利的“精神灵魂”裴多菲在《未知》中有句名言:

生命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从物质的消耗中谋求欢乐,才是人生真正的悲哀。

也就是说,物质财富并不能帮助我们在群体活动中塑造个人价值,也不能获得人生幸福。相反,过度的物欲追求就像随时会出现的灾难,让自己陷入无底的黑洞中,如同电影里被狂风破坏的世界。

因此,男子在见证生活被摧毁的那一刻,内心是崩溃的。他本身爱书,但书全被狂风撕毁了;他本来爱生活,但世界被破坏殆尽。男子所有生活的希望都被击得粉碎,而随之一起被击碎的还有我们的希望。在物欲的肆虐下,我们早已失去了心灵的避难所。

02

建筑“阅读避难所”的过程:破损的书就是迷失方向的人,修书就是帮人重建希望

男子在荒芜人烟的路上继续游走。没多久,他看见天空中有个与书同飞的女孩。他诧异极了,随手将自己唯一没被破坏的书向空中抛去,但很快就掉落在地。

男子在荒芜灰暗的世界里游走


这一切,都被女孩看在眼里。她扔下一本会走会飞的书,让它带着这名男子来到一座大房子面前。当男子推开门的那一刻,他惊呆了:全是书,全是会唱会跳的奇异的书!

从此,男子开始了营建“避难所”的生活。每天,他与书同舞,以书为床,全心修补损坏的书本。为了书,男子可谓殚精竭虑。但即便如此,书本真的被他修好了吗?

他像个专业医生一样,戴上听诊器,诊断书本破坏的“病根”;即使男子通宵达旦地修补忙碌,书本的“生命波动曲线”眼看一点一点变直。直到最初领他进屋的那本会走的书告诉男子要深入去读时,“生病”的书才活了过来。原来,只有去读,书才会有生命

男子像医生一样诊断书破坏的“病根”


其实,在书本所创造的宁静世界中,书就是每个活着的人。与书为伴,就是与每个性格迥异的人相处交往;修书也就是尝试与在生活里迷失了方向的人去沟通融合。而直到最后通过阅读救活了每一本书,我们才知道:

只有阅读才能开启自己与他人、与世界沟通融合的大门,才能帮助别人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也让自己走上一条与他人和谐并成就自我的康庄大道。

男子作为修书人,用尽一生在看书并分享书给他人;当最后老去时,男子在书籍的爱护下神奇般“返老还童”,随着书本飞向最美的天堂。

著名心理学博士兼作家毕淑敏在《阅读是一种孤独》一文中说过:

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

而这就是“阅读避难所”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所传递的真正含义。

随书而飞的上一代修书女孩


既然物质奢华不能带来人生幸福和富足,一味的追逐还会带来人生的灾难和人性的沉沦,那拯救我们心灵的就只能是心灵上的不断修养。而这个拯救,不管是电影中那男子给我们所展现的,还是作家毛姆所说的,就是打开书本,用一生来阅读。

至此,电影所要表达的宏大主题已全部展现。它用一个简单的动画故事告诉了我们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方式。

影片最后,男子还童后随书飞去,而下一个接任的修书人已来到。因此,“修书”任务会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从书中获得的人类幸福也会这样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男子返老孩童,飞向最美的天堂


03

色彩和配乐的完美运用和交融:从视觉和听觉上进一步深化影片背后传达的人类永恒的主题

纵观整部影片,导演威廉·乔西没有刻意在儿童书的基础上复杂化;相反,他拍成电影时故意抹去了台词和男子的名字,影片中的男子可以暗指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同时,威廉·乔西采用丰富的色彩变换和背景音乐的基调起伏来推动主题的展现。

  • 色彩上的灵活转换:画面从彩色到黑白,再渐次回归彩色,暗示了深陷灾难中人的心境变化和希望从破灭到重建的漫长过程

影片一开始,龙卷风还没有来,画面呈浅淡的彩色,凸显原本的世界表面看起来一片平静。但一旦狂风袭来,世间万物被卷入风中,画面迅速切换成了黑白色。

从淡淡的彩色变为黑白色


男子看着骑车人在风中苦苦挣扎,书本被彻底撕毁,房子被拔地而起,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慌和绝望。而黑白色调正切合了他此时的心境。同时,用黑白画面彰显了所有物体在遭受破坏后失去往日的生机,进入混沌的荒芜灰暗中。这不仅唤起了观众们的共鸣情感,也能拉近观众与影片主人公的距离,使大家对男子失去生活希望后的无助感同身受。

当一切似乎只能定格在黑白色调中时,男子看见了空中飞翔的女孩。这时,女孩的画面变成了彩色,而随着会走的书把男子引向书屋,画面渐次变成彩色;等男子进入书屋并与书同舞后,他的身体及整个画面也回归了彩色。

空中女孩彩色,男子黑白色


同一画面中,会走会飞的书为彩色,男子和背景黑白色


进入书屋后,男子的身体黑白色,但其他都是彩色显示


看完影片我们知道,这个被书带着飞的女孩,就是男子的上一代修书人。她在书屋中“修”了一辈子的书后,如今已“返老还童”,并把“修书”的任务交到了男子手上。因此,从黑白逐次变成彩色,代表了人们新的希望正一步一步重建起来。

电影《神奇飞书》片长虽短,但多次色彩的转变自然又贴合主题推进。这一点也正说明了威廉·乔西作为一名优秀的插画师,对色彩使用具有很强的敏锐度和把控力。

威廉·乔西在拍摄现场,作为一名插画师,对画面的色彩要求非常严格


  • 配乐上的丰富多变:背景音乐的基调随着画面转换而不断变化,更突显了阅读给迷茫中的人类带去了希望和幸福

《神奇飞书》在配乐上做得非常精彩。影片从开始到结束,配乐曲调共出现9次波动,3次无声;而且,每一种配乐基调都切合了影片主题的展现并推动主题进一步深入:

影片开始:基调平缓,但略带伤感,暗示生活平静,但浮于表面而已;

狂风袭来&狂风中:基调非常急促,画面危机感加重,暗示世界正在遭受破坏;

狂风后:无声,暗示人们面对世界的破灭而惘然无措;

男子四处游走:基调非常悲伤,配合着黑白画面,暗示了人们对失去希望的绝望心态;

看见空中女孩:轻柔明快,暗示希望在来临;

进入书屋:无声,暗示了男子看到满屋子书时的惊讶;

书本奏乐&男子伴舞:背景音乐的基调从轻盈划入澎湃,暗示了大家都燃起了希望;

与书为伴的生活:基调轻柔,暗示照顾书时的快乐;

修书:无声,暗示了男子像个医生一样摸索修补书本;

深入书本阅读:基调轻快澎湃,暗示了希望在阅读中已重建好;

与书为伴并慢慢变老:基调轻柔,暗示男子在阅读的陪伴下,内心真正归于平静;

最后离去:基调明亮悠扬,暗示希望将会通过阅读一直传承下去。

男子与书同舞


如果说在灾难中,阅读帮助人类重建希望终究是一条直线的话,配乐就是允许这条直线在一定范围内起起伏伏,以此保证重建希望的直线不会因困难重重而紧绷扯断。

这条直线的终点就是我们心灵的“避难所”。经过尘世喧扰,或在物欲中几经沉沦后,我们依然可以通过阅读,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最终在生命的尽头,获得人生幸福和真正的安宁。


男子飞走好,下一代修书人已经来到了书屋中


写在最后:

《神奇飞书》是一部神奇的电影。它带着我们历经世界破灭再到与书为乐的幸福安宁生活。这一过程虽然只有短短的15分钟,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漫长的一生来品读。

也许我们就是影片中那名男子,会认为生活原本平静祥和;但其实,在物欲的重重包围下,我们的世界其实不堪一击。

究竟如何保护我们的世界?《神奇飞书》已告诉了我们,作家毛姆也告诉了我们:

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

现在,就是我们听从建议,用阅读去营造心灵避难所的时候了。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