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12 15: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读后感的书评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选择合适的书籍:首先,选择一本对你有启发或有深刻印象的书籍。这样,你才能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明确读后感的目的:在写作之前,明确你写这篇读后感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还是为了评价书籍的价值,或者是为了探讨书中的某个观点?
3. 逻辑清晰:在写作过程中,要确保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开篇:简要介绍书籍的作者、书名、主要内容等,引起读者的兴趣。
b. 概述:对书籍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让读者对书的大致内容有所了解。
c. 分析: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对书中的观点、人物、情节等进行深入分析,阐述自己的看法。
d. 总结: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书籍的价值,并表达自己的感悟。
4.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a. 词汇丰富:使用丰富的词汇,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b. 句子结构多样:运用不同的句子结构,使文章读起来更有节奏感。
c. 避免口语化:尽量使用书面语,使文章更具学术性。
5. 观点明确: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明确、有力。既要赞同书中的观点,
来源:读特
《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萧冬连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年3月版
本书把1978-1992年的经济改革定义为“探路之役”。所谓探路,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对改革目标的探索,一是对改革路径的探索。中国改革何以能够突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种种约束,而且保持了经济高增长?本书作者萧冬连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主研中国当代史、中国改革开放史。在本书中,他通过对历史进程的细致梳理,作出了自己的解释——正是经历了1978-1992年这15年的探索,中国改革最终越过了市场化转轨在观念和结构上的临界点,由此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新阶段。
《市场的逻辑》(第3版)
张维迎 著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19年9月版
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张维迎教授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深入透析中国40年经济腾飞的根本驱动力,一针见血地点明“市场”这个关键因素,剖析市场经济的内在、基本运行逻辑,抽取与“市场”相连的人才、体制、政策、监管、企业家精神等诸多关键因素,系统呈现各个环节的内在关联与盘根错节,指出中国40年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来路与前途。张维迎教授此次在原增订版(第2版)的基础上再次全新修订,增加了2万字长文(第18章),专题论述“从套利到创新:企业家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改变中国:经济学家的改革记述》
张军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2019年11月版
改革开放40年多来,中国经济所经历的巨变包含了太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本书作者张军以一位经济学家的视角,回顾了农业改革、价格改革论战、通货膨胀辩论、深圳特区建立始末、浦东开发开放等诸多影响深远的事件,带领读者重返精彩纷呈的改革现场,细述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历程。同时,本书描绘了一群积极参与、推动改革的经济学者和政府官员的活跃身影,通过人物与事件的相互关联,展现了改革未曾被清晰揭示过的来龙去脉,提供了一幅难得的经济改革纵览图。
《美第奇银行的兴衰》(两卷)
雷蒙·德鲁弗 著 吕吉尔 译
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1月版
美第奇是15世纪欧洲最大的银行,总部设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该银行除了是教会的财富管理人,极大促进了西欧的国际贸易,还对文艺复兴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作为资本主义萌芽期商业制度的最高成就,美第奇银行设计了类似控股公司的组织形式,找到了远距离管控跨国公司的方法;它还采用和推广了复式记账法,自此从量上把握资本规模得以可能,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打下基础。可以说,只有了解这只中世纪晚期的金融巨鳄,我们才能了解现代商业起源,从而进一步理解西方金融史。本书为世界经济史的经典著作,作者雷蒙·德鲁弗是中世纪经济史泰斗人物。
《中世纪商业合伙史》
马克斯·韦伯 著 陶永新 译
东方出版中心 2019年8月版
本书为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早期著作,也是一部商法史重要专著,韦伯聚焦于中世纪晚期的商业组织及其法律背景,辨析南欧地中海地区的工商业合伙经营的若干种形式,从中探寻现代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的不同起源,以及二者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如何受当时“社会连带关系”的制约和法学解释的影响。本书原于十年前推出中译本,受到学界和读者的欢迎,此次重版按原版重新校订,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韦伯治学的路径与风格。
《追赶:世界经济中的发展中国家》
迪帕克·纳亚尔 著 周媛 桂姗 译
三辉图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版
长久以来,世界经济史几乎都是从发达国家的视角来进行讲述的。印度经济学家迪帕克·纳亚尔这部作品,通过跟踪记录几个世纪以来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但也包括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衰退与之后的崛起,从“另一侧”阐释了历史。纳亚尔笔触精妙,对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追赶”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同时将其与尖锐的解读以及深刻的政策评论结合在一起,提供了对世界历史上这一重大过程独特的评价,极具洞察力和前瞻性。这部著作为我们展示了21世纪可能出现的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即全球范围内权力和财富都将实现更加平均的分配。
《全球不平等》
布兰科·米兰诺维奇 著 熊金武 刘宣佑 译 中信出版社 2019年5月版
作为不平等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布兰科·米兰诺维奇大胆提出了一种解释全球不平等的新的动态机制——库兹涅茨波浪。曾任世界银行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并建立世界银行“All the Ginis”数据库的米兰诺维奇,在书中运用大量长历史数据和前沿研究,阐述了影响国家内部不平等和国家之间不平等的良性力量与恶性力量。他还揭示了谁从全球化中受益*多,谁在全球化中失落,以及哪些政策可能导致经济平等的天平发生倾斜。本书曾获2016年《经济学人》年度最佳图书,充满一位良心学者的洞见,发人深省。
《新城市危机:不平等与正在消失的中产阶级》
理查德·佛罗里达 著 吴楠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7月版
近年来,年轻、受过教育、富裕的人重新奔向城市,促进了美国城市的复兴与繁荣,扭转了几十年来郊区人口迁移和城市衰落的趋势,但是住在城里的成本显著提升,不少穷人与中产阶层被迫搬到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其他地方。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佛罗里达认为,美国的“回归城市潮”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好,他指出集中人才和经济活动的“聚集力”既是城市发展的引擎,也加剧了不平等。通过本书,佛罗里达展示了一份雄心勃勃的具体计划,意在呈现一个更公平的新型城市化。
《为什么不平等至关重要》
托马斯·斯坎伦 著 陆鹏杰 译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2019年7月版
本书汇集了哈佛大学著名学者托马斯·斯坎伦四十多年来对平等观念(或者更确切地说对不平等观念)的思考。他在书中重点讨论了六种反对不平等的理由,它们分别是:不平等造成了令人羞辱的地位差异;不平等导致富人对穷人拥有不可接受的控制权;不平等破坏了经济上的机会平等;不平等破坏了政治制度的公平;政府有义务向一些人提供福利,但不平等违反了对这些人的利益的平等关切;当下产生财富不平等的经济制度是不公平的。正是基于这些反对不平等的理由,斯坎伦在本书中针对不少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给出了富有洞见的建议。
编辑 詹婉容
《新说山海经系列绘本·黑森林》
张锦江 文
查璇 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是对于山海经神话故事的现代演绎,绘本用充满张力的丰富色彩展现远古时代的奇异世界,在神秘探险中书写中国少年的勇敢和高贵,揭示出一个道理——战胜恐惧,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
作者简介
张锦江,著名作家、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因以海洋小说《海王》《海蛇》而称著,被誉为“蓝色作家”;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大学文学创作教研室主任,现任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张锦江文集》( 五卷本 ),长篇小说《海王》,中篇小说集《海蛇》《海葬》《沉船之谜》,散文三部曲《人梦》《人界》《人悟》,儿童文学童心书系列《海上奇遇记》《一个站着死的男孩》《三色蝴蝶在飞》,理论专著《童话美学》等。近期主编、主创的系列长卷《新说山海经》十二卷,开创了新神话小说之先。其作品曾荣获上海作协年度优秀作品、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并被翻译成日文、希腊文介绍到国外。
查璇,70后,北京人。喜欢玩儿,尤其是摆弄花草和养鱼。大学在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画工笔人物,并研究了中国美术史论,对民间美术形式格外感兴趣。毕业后做图书编辑的同时也进行插图和绘本创作。代表作品有《刀马旦》《狸猫戏台》《新说山海经(精怪卷)》等。绘制的图书多次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上海好童书奖”“桂冠童书奖”等奖项,并有作品入选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
“新说山海经”系列又上新啦!
这次为大家推出的是“新说山海经”系列绘本——《黑森林》!
记录古代志怪的奇书《山海经》包罗万象,许多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和民俗传统都源自其中。由华东师范大学张锦江教授主编、主创的中国新神话“新说山海经”系列小说,千年之后致敬《山海经》,用浪漫离奇的中国神话,带领读者开启一场关于《山海经》世界的奇幻旅程。
“新说山海经”秉持着尊重《山海经》中原始记载的考证精神。丛书作者团队把《山海经》中分散的只言片语的故事素材组合起来,通过发挥合理丰富的想象力,创作成一篇篇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
继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新说山海经”系列绘本《白鹿记》后,《黑森林》是该系列第二本以“新说山海经”系列故事为底本的儿童原创绘本。本书文字作者张锦江教授携手桂冠童书奖得主查璇精心打造适合儿童阅读的神话绘本,以绘本的方式再现中华经典神话故事。
故事讲述了:在距离黄家寨五公里之外有一片黑森林,阴森恐怖,平常人不敢靠近,可是山寨中一位长得又黑又瘦的十岁男孩却想要去黑森林里闯一闯。他带着一只意外获得的神奇大红鸟上路了,黑森林中没有现成的路,他边走边不停地用石刀砍去灌木丛,艰难地前行。
路途中,男孩凭借无穷的勇气和智慧,终于战胜了“拦路虎”——放屁虫、人脸虫和水鳖虫,并将它们装入随身携带的竹筒中。
正当男孩准备胜利返回山寨时,黑森林中的妖虫之首骄虫出现了,想要奖励独自勇闯黑森林的男孩,但却遭到了男孩的拒绝——我来到黑森林里走一遭就很知足了。
于是,男孩带着竹筒中的三只妖虫,心满意足地返回了山寨。
选自神话源头《山海经》的经典故事,与精美中国风手绘插图相得益彰
该绘本故事文本选自《新说山海经·趣禽卷》中的一篇,作者张锦江将7000字的故事精炼成现在的一千多字,文字高度凝练,结构张弛有度;插画师用细腻的画笔和富有张力的色彩呈现了远古时代的奇异世界。
富有韵味的古老民间故事,揭开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之密码
绘本《黑森林》主要讲述中国少年不畏恐惧,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故事,他也用实际行动揭示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战胜恐惧,本身就是最好的收获,不需要其他任何物质层面的奖励,从而展现出中国少年勇敢而高贵的形象。
大气的开本+考究的纸张+精美的印刷工艺= 完美的阅读体验
本书采用12开的大开本,完美展现书中宏大场景的绘画工艺,堪称“绘本中的大片”;
内文采用高品质的哑粉纸,对手绘插图的色彩还原度极高,插画中细腻的笔触逼真再现,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审美品位。
资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辑:徐诺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