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13 13:2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村七一讲话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等主题展开。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背景和目的;正文部分详细阐述讲话内容,包括党的光辉历程、党的优良传统、当前形势与任务等;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期望和号召。
3. 内容充实:在正文部分,要充分展现七一讲话的核心内容,如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同时,结合实际,分析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4. 语言规范:作文应使用规范的书面语,避免口语化、方言化。注意语法、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确保文章的整洁和美观。
5. 突出重点:在作文中,要突出七一讲话的重点内容,如党的初心使命、党的性质宗旨、党的奋斗目标等。同时,结合农村实际,阐述讲话对农村发展的指导意义。
6. 结合实际:在阐述七一讲话内容时,要结合农村实际,分析农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成就,以及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体现作文的现实意义。
7. 体现情感:在作文中,要表达对党的热爱、对农村发展的关注,以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杭州7月24日电 题:村民带动起来,乡村美丽起来,日子红火起来――嘉兴古塘村探索共同富裕见闻
新华社记者肖逸晨、雷东瑞、温竞华
池塘倒映着蔚蓝天空和悠悠白云,忽然几张渔网甩开,将塘中游鱼一拽而出,打碎了如镜般的水面,在半空中留下一串晶莹的水珠;池塘边,鱼篓里是满满的鱼……这幅钓鱼丰收图每天都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古塘村的鱼塘上演。
投资建设这片生态鱼塘的杨振凡是王江泾镇本地人,他经营着一家生态农业公司,准备在古塘村投资三期项目,第一期便是这片200亩的鱼塘。
“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垂钓爱好者来鱼塘钓鱼、休闲放松。我们的日客流量大约是500人次,日营业额能有30万元到70万元。”杨振凡说。
蓝天碧水,鱼鸟野趣,优美的风景让人沉醉。很难想象,几年前的古塘村还存在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
古塘村党支部书记胡金刚介绍,早些年,村里以纺织为主产业,产生了污水、噪音等污染,同时,一些村民为放下更多织布机,还私自搭建了许多违章建筑。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党员干部决心带头改变,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胡金刚说。
曾是村里主产业的纺织按下了停止键,被污水污染的河道得到大力整治,一架架织布机也不再发出恼人的噪音……村子的环境一天比一天美丽。
美丽乡村建设也给古塘村带来了共同富裕的契机。胡金刚说,村里转变发展思路开始建设景区村庄,在优化村子环境的基础上,着力将美丽资源转变为美丽经济,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杨振凡投资建设的鱼塘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2020年,杨振凡同样走到了事业上的十字路口。“我原来从事废旧金属回收,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我也开始尝试转型,想做些生态农业项目。”他说。
都在寻求转变的古塘村和杨振凡产生了共鸣,一拍即合。村里提供土地、人力、基础设施,杨振凡提供资金,一片垂钓鱼塘便在古塘村热热闹闹地开起来了。优美的村庄风景、高标准的鱼塘吸引来了大批游客,这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一幅共同富裕的图景在古塘村徐徐张开。胡金刚介绍说,这个鱼塘项目的土地承包流转价格比原来渔业养殖高不少,提高了周边村民的土地流转收入;把道路、泵站等固定资产出租给运营主体,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鱼塘提供了近60个就业岗位,还带来了大批游客,拉动本村村民就业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农家乐、民宿等旅游产业发展。
“以前在外地打工,每天都很累,还不能照顾家人,一个月3000块钱;现在回来在家门口工作,每天只用工作四五个小时,一个月能拿5000多块钱。”在鱼塘务工的村民冯国祥说。
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共同富裕,古塘村还打造了江南灶画村项目,吸引游客来村里参观、体验、学习灶头文化;新建游客服务中心、湖心亭、星级厕所等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引入浙江老字号糕点品牌,来到村里的游客不仅能品尝到具有本土风味的糕点小吃,还能参观传统糕点制作过程……
古塘村的蝶变是嘉兴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一个缩影。据嘉兴市发展改革委介绍,该市聚焦美丽镇村建设、聚力共同富裕,实施“百镇样板、千村美丽”工程,将城市现代商业和文化生活元素导入镇村,构建集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于一体的村庄经营机制。今年将新创建省级美丽乡村标杆县1个、示范镇7个、精品村56个、3A级景区村16个。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强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胡金刚说,我们古塘村“两委”班子将坚定不移地发展乡村旅游,引进更多旅游项目业态,鼓励更多村民参与到旅游建设发展中来,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中国军网黄陵7月7日电 余飞、曹琦、李萍报道:“习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体现了我们党一心为民,一切为民族的奉献精神,老百姓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7月5日,陕西省军区政治部干事马江涛来到蹲点帮扶村——新城村,接过老农递来的纸烟,就地在坝梁上一坐,用陕北话给村民们讲起了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不时赢得村民阵阵掌声。
说地方方言,讲身边巨变,传党的声音。连日来,陕西省军区驻黄陵蹲点干部深入田间农户,用老百姓听得懂的大白话宣讲“七一”讲话精神,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线。黄陵县被誉为“中国黄帝祭祀文化之乡”,是省军区扶贫联系点。为了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省军区选派一批干部,打起背包进驻各个挂钩扶贫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把党的声音传达给群众,把惠民政策传递给百姓,是人民子弟兵的责任所在。”
驻村蹲点干部担任“七一”讲话精神宣讲员,在老乡家中,在田间地头,采取窑洞坐一坐、见面讲一讲的方式,向党员和群众讲解精神要点,阐释党的精准扶贫战略。对于行动不便的党员,他们送书上门,面对面宣讲。为了让宣讲更接地气,让普通百姓听得懂、听得解渴,省军区政治部先期对驻村干部进行理论培训,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精心设置紧贴百姓关切的宣讲课程,满足群众“菜单式”“见闻式”“体验式”听课需求,引入群众喜闻乐见的元素,用“拉话话”代替念稿子,把普通话变成陕北话,把宣讲提纲变成“明白话”,帮助群众学讲话、增信心、谋发展。他们还搜集主流媒体刊发的相关报道,图文并茂汇集成册,分发到群众手中,并协调乡镇广播定期播放。
新城村是省军区政治部的帮扶村,村庄地处县城西北,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如何尽快脱贫是村里百姓的热切渴盼。该村驻村蹲点干部马腾根据习总书记“七一”讲话要点,结合新城村的实际情况,精心准备了一堂题为《不忘初心听党话,抓好机遇拔穷根》的宣讲党课,在田间果园,深入浅出宣讲政策。听完宣讲的果农们表示:“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话,大力发展特色果业,努力过上更好的日子。”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