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推荐《劳动节 讲话》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6-13 15:29

推荐《劳动节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劳动节的讲话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讲话的主题,围绕劳动节的意义、劳动者的贡献、劳动精神的传承等方面展开。
2. 结构安排:一篇优秀的讲话作文应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a. 引言:简要介绍劳动节的背景和意义,引起听众的兴趣。
b. 正文:正文部分可以按照以下顺序展开:
- 劳动节的由来和意义:阐述劳动节的起源、历史背景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 劳动者的贡献:强调劳动者为国家、社会和家庭所作出的贡献,表达对劳动者的敬意。
- 劳动精神的传承:探讨劳动精神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传承和发扬劳动精神。
- 结合实际: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谈谈劳动节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
c.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劳动节的重大意义,呼吁大家弘扬劳动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 语言表达:讲话作文的语言应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a. 运用修辞手法:恰当运用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b. 举例说明:结合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地阐述观点,增强说服力。
c. 避免口语化:讲话作文的语言应规范

劳动节,重温习近平关于奋斗的话语

“五一”国际劳动节,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

劳动开创未来,奋斗成就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情系全国广大劳动者,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勉励大家为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而奋斗。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4亿中华儿女并肩战斗、守望相助,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奋斗之歌。

他们中有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

医务工作者 援鄂医疗队员

他们中有迎难而上、争分夺秒的

科研人员

他们中有不畏艰险、深入一线的

新闻工作者

他们中有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

基层干部 下沉干部

志愿者 广大群众

……

不惧风雨、坚守一线,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辛勤的汗水书写下中华儿女抗疫壮丽篇章。

他们是广大劳动者,更是奋斗者!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勉励我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艰巨繁重的当下,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那些催人奋进的话语,汲取前行的力量,在每一个平凡岗位上努力奋斗。

△3月24日,位于武汉的东风乘用车公司工厂总装车间,工人在流水线上生产作业。国家统计局4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滑,但持续向好的势头没有改变。

△3月25日,工人在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的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生产线上忙碌。随着疫情防控成效不断显现,复工复产进度加快,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包括工业、服务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降幅都是大幅度收窄,呈现改善趋势。

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化危为机,迎难而上,靠的就是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黑陶匠人闹吾措在制作传统藏式黑陶(2019年11月11日摄)。到4月21日,青海全省42个贫困县(市、区、行委)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

△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脑村贫困户王金花(右一)在五指山椰仙茶园采茶,她在2012年进入茶园工作,2016年脱贫(2018年11月15日摄)。截至2月29日,海南省5个国定贫困市县全部脱贫摘帽。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一家仿古灯笼生产企业,一名工人在制作仿古灯笼(2018年11月28日摄)。到2月29日,河北省最后一批1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至此,全省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7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上首次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

收官在即,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疫情又增加了难度,“奋斗”二字就显得更有意义。

3月6日,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

习近平多次阐述幸福与奋斗的关系。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说:“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

△在江苏省建湖县陈甲村,返乡创业的鲁曼(左)和丈夫在养殖基地喂养火鸡(2015年9月23日摄)。鲁曼和丈夫的返乡创业,带动陈甲村发生巨变。回首创业的经历,鲁曼直言:“奋斗是艰辛的,也是幸福的。”

△山西运城市新绛县横桥乡文侯村村民行新枝在展示自己炸制的麻花(2018年12月27日摄)。行新枝在家人朋友的支持下开始创业,制作炸麻花,截至2018年底已带动周边15名留守妇女实现增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新时代是实现梦想的时代。实现梦想,就需要每一个劳动者响应号召,理解平凡岗位的意义,珍惜当下一切的来之不易,把奋斗精神融于岗位、融于日常,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 闫博

制片人丨兴来 吴璇 申珅

编辑丨杨彩云 张亚楠

视觉丨林琳 杨波 汪泽源

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25年4月28日)

习近平

同志们,朋友们: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隆重集会,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回顾总结我国工人运动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进一步动员激励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为党的工运事业作出卓越历史贡献的革命先烈和老一辈工会领导者致以崇高敬意!向全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向各级工会组织和全体工会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工会和劳动界的朋友们致以节日祝福!向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

同时,我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向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致以美好祝愿!

同志们、朋友们!

1925年5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开幕,这次大会宣告中华全国总工会正式成立。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工会紧紧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团结动员我国工人阶级紧跟党的步伐、走在时代前列,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中建立不朽功勋,谱写了我国工人运动的壮丽篇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工会团结动员广大工人群众以大无畏革命精神,奋勇投身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洪流,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工会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以主人翁精神和澎湃激情,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唱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时代强音,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工会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以主力军的使命担当,踊跃投身改革开放,锐意进取、甘于奉献,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部署推进一系列重要工作,深刻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工运理论,推动党的工运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全方位进步。中国工会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以奋斗者姿态,自信自强、勇挑重担,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大显身手,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以来的100年,是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同中国工人运动具体实际相结合的100年,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矢志不渝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的100年。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工人阶级不愧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不愧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不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不愧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我国工会不愧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不愧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不愧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不论时代条件和社会群体怎样发展变化,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动摇,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不容动摇,我国工会的性质和职能不容动摇。

100年来,党的工运事业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坚持党对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工人运动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使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坚持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职工全面发展;坚持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推动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增强生机活力。这些都是100年来党领导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必须长期坚持。

同志们、朋友们!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这一中心任务,就是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汇聚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磅礴力量。

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员激励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建功立业、创新创造。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劳动创造。要结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广泛开展各种建功立业和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组织引导广大劳动者立足本职岗位,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攻坚克难,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中开拓进取,在未来产业培育生长中大胆探索,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这是中国工人阶级作为“最进步的阶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必然要求。要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引导广大劳动者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

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要大力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要着眼推进共同富裕,稳步增进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福祉。共同富裕既要依靠广大劳动者来实现,又要体现到广大劳动者身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造更加良好的就业和劳动条件,推进高质量就业,有序提高劳动、技能、知识、创新等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权重,不断增强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促进事业发展、推动时代进步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要进一步讲好他们的故事,引导全社会学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希望受到表彰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珍惜荣誉、保持本色,继续努力、再立新功。

同志们、朋友们!

百年工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和国家对工会组织寄予厚望,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充满期待。各级工会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书写我国工运事业更加壮丽的时代篇章。

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扛起引领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着力凝聚人心、化解矛盾、激发动力,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促进职工全面发展。推动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抓住技能培训、收入分配、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等重点环节,着力完善职工维权服务工作体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广大劳动者的急难愁盼问题。

要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不断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全面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工会干部队伍。牢牢把握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改革方向,建强组织体系、拓宽服务领域、创新工作方法,始终做职工群众信赖的贴心人、娘家人。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交往合作,增进同各国工人的友谊。

工运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要加强和改进对工会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工会履职创造良好条件。

同志们、朋友们!

100年前,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胜利闭幕时,“奋斗,奋斗,奋斗到底”的口号响彻全场,激励千百万劳动群众在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奋斗不息、砥砺前行。今天,党领导14亿多人民正意气风发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时代不同,使命任务发生变化,但艰苦奋斗、团结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用创造拥抱新时代,以奋斗铸就新辉煌,一步一个脚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29日 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