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4-11 17: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电影观后感的作文,800字左右,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确定你的观后感主题,即你对这部电影的整体感受或某个具体方面的评价。可以是关于电影情节、人物塑造、导演手法、摄影、音乐、特效等方面的看法。
2. 确定结构:一篇800字的观后感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电影的基本信息,主体部分详细阐述你的观点,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并给出自己的评价。
3. 观点明确:在主体部分,要围绕主题展开论述,观点要明确,论述要充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a. 情节:分析电影情节的合理性和连贯性,探讨电影情节是否引人入胜,是否有惊喜或不足之处。
b. 人物:评价电影中的人物塑造,包括角色性格、成长变化、人物关系等。
c. 导演手法:分析导演在电影中的表现,如镜头运用、剪辑技巧、色彩搭配等。
d. 摄影和音乐:评价电影中的摄影效果和音乐表现,如画面美感、音效感染力等。
e. 特效:如果电影中有特效,可以评价特效的逼真程度和与剧情的融合度。
4. 举例说明:在论述观点时,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今天和老婆一起去电影院看了《长津湖》。
虽然我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也有一些了解,并且事先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整个观影过程仍然还是十分沉重。
因为这场战争确实太惨烈的。
每次一看到这些我们历史上经历的惨烈战争,看到我们无数革命烈士为了子孙后代能过上和平繁荣的生活,付出如此巨大的牺牲,我都会忍不住想哭。
关于《长津湖》这部电影,我觉得单独评价其拍得好与坏,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播放这部电影,电影本身的好与坏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播放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
不断创纪录的电影票房,也说明,通过这部电影,正在唤醒人们对那个战火纷飞年代的回忆,正在唤醒人们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正在唤醒人们对这种民族精神的传承。
所以,这部电影虽然不可避免会有一些瑕疵,但整体来说,其所能起到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是非常好的。
所以,我给这部电影的评价是10分,10分都是评给我们的革命先烈。
还是很值得大家一看的。
我比较喜欢电影里的一句台词。
“我们打这一仗,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不打仗。”
其实这句话,也是我一直说的,我们每一代人的努力,都是为了让我们下一代人能过得更好。
这是一种传承。
为什么我们不怕牺牲,就是因为我们想让自己的家人,想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过上好生活。
这其实就要求,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这个初心。
也是这个初心,让我们能拥有超前的意志力和战斗力。
所以,我们是一定不能忘记这个初心。
另外,针对抗美援朝一直以来广为流传的“人海战术”说法,我在这里也做一些澄清。
最近已经有不少作者在说这个事情。
其实稍微了解现代军事的人,应该都知道,在现代战争中,所谓人海战术早就已经不可能存在。
现代战争在越发凶残的热武器下,单纯使用人海战术,有多少命都不够填。
抗美援朝最后能把美国击退,是不可能仅仅依靠人海战术。
韩国人拍的关于抗美援朝电影,都喜欢把我们志愿军拍成漫山遍野冲下来的莽夫。
这是因为韩国人不好意思夸我们其他方面优势,就把我们所有优势都一股脑推给了人海战术。
这实际上是一直“酸酸”的扭曲。
但我们很多人,也被这种长年累月的人海战术说法,也给影响了。
我们抗美援朝是付出了巨大惨烈的牺牲,但我们最终能击退美军,也不仅仅只是依靠牺牲。
我们当时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的,基本都是我们精英中的精英。
是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洗礼,有过几十年作战经验的百战之军。
而且当时将士们都还保留着无数战斗洗礼所淬炼出来的锐气,可以说正是战斗力最巅峰的状态。
然后,当时我们也有卓越的指挥战略家,我们部队在通讯不畅,缺乏制空权的情况下,进行各种精准的穿插、运动、包围,也是得益于我们有强大的基层战术指挥体系,能很好将战略转化执行。
长津湖这场战役,也是我们战略和战术高效执行的体现。
我们最擅长的就是这种运动战的穿插、包围。
根据各方公开数据统计,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有35.8万人,而我们志愿军大约40万人,二者人数相当,我们并没有太多人数优势。
但我们通过精准有效的运动战,在零下40度的极度恶劣环境中,仍然高效执行战术,通过运动、穿插、切割,来实现局部兵力优势。
就说长津湖战役吧。
电影里也已经有所展现,我们的第九兵团通过连续多日的运动、穿插、埋伏,把15万人是化整为零,在敌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包抄到长津湖周围地区。
为了实现最终总攻的突袭效果,这就要求所有部队在发起总攻之前,不能让敌人发现。
这也才使得我们很多部队,忍受着零下40度的极度恶劣环境,就这样埋伏在雪地里一动不动,要埋伏好几天,就等着发起冲锋号总攻。
而反观美军方面,美国第十军军长,跟美军陆战第一师师长,相互之间关系并不好。
电影里也有体现这样的情节,美第十军军长为了能在圣诞节前结束战斗,要求陆战第一师师长加速挺进。
但美陆战第一师师长史密斯,也不愧是王牌师长,不但比较谨慎,而且也对我们的伏击有所提防。
虽然史密斯级别来说是低于第十军军长,不得不听从他的命令,朝长津湖挺进。
但史密斯减缓了挺进速度,电影里也有提到,史密斯的前进速度比乌龟还慢。
这是因为史密斯在行军途中,还修建了大量补给点,甚至还修建了个机场。
史密斯的这种谨慎,最终也避免了美陆战第一师被我们全歼,甚至可以说拯救了整个第十军。
不过,也因为史密斯的这种谨慎,导致美军在长津湖地区的军力分布是比较分散的。
这使得在我们发起冲锋号总攻的时候,很容易就把美军部队分割成数个。
最终实现,我们在长津湖地区发动总攻的时候,以15万兵力,打美军3万兵力,实现局部兵力优势。
但这样的局部兵力优势,是建立在我们战略、战术的高效执行,是建立在我们的战士能够付出巨大牺牲,依靠顽强的意志力,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埋伏好几天。
而这都是我们战斗力的体现,这些我们能够通通无视,就简单轻飘飘一句靠人海战术获胜吗?
这显然是不行的。
如果没有这样不畏牺牲的精气神,再多的人面对当时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也只是乌合之众。
美军当时也是刚打完二战,也经历过诺曼底登陆这样的血腥战役,战斗意志也是没的说的,武器装备更是甩我们几条街。
可以说,当时美军基本就是人类军队各方面最综合的巅峰存在,这里是没有一点贬低敌人的意思,而这其实也衬托我们在这样艰难环境下,能击退美军,简直就是奇迹。
我认为,抗美援朝是我们巅峰的精神意志和当时综合能力都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军的一次最强硬的硬碰硬。
我们跟美军的武器装备落后不是一星半点,而且当时我们没有制空权,后勤补给也遭到美军不停的轰炸,而无法有效支援前线。
打仗就是打后勤,我们就是在这样无比困难的情况下,依靠战略战术的高效执行,和我们惊人的意志力,愣是把这样无法弥补的巨大装备落差鸿沟给补平了。
虽然最终没能全歼美陆战第一师,但也全歼了北极熊团,并且把美陆战第一师击退,让美军10万余人不得不撤离退回三八线。
这成为朝鲜战争的转折点。
再比如,我们影视电影里经常看到冲锋时候就是漫山遍野的无脑冲,但实际上作战中,我们广泛运用一些高效的小队战术,比如广泛运用于朝鲜战争中的“三三制”。
根据网络一些公开资料“三三制,是以班为单位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人,为便于相互接应,一般排成三个梯队。 三人战斗小组呈三角进攻队形,每名士兵分工明确,进攻-掩护-支援。班长、副班长、组长,各带一个战斗小组行动。
战斗班展开时士兵根据组长或班长指令随时变换战斗队形,战斗群展开后用"口语"、"手语"、"军号"或"无线电"来传达战术指令,一个总数27人的战斗群完全展开可以覆盖800米宽的战线。”
所以冲锋的时候,也是有着比较严格的阵型,如下图所示。
所以,我们能在抗美援朝中,最终把美军击退回三八线,这样的战斗,绝不是简单依靠人海战术就能获胜的。
我们当时基本是处于人类步兵作战的巅峰状态,但无奈因为武器装备太过于落后,再加上后勤补给遭到美军轰炸切断,这使得我们的将士,只能在冰天雪地里,依靠惊人的意志力,才能实现这样的作战,但最终仍然付出惨烈的代价和牺牲。
这是很让人心痛的。
但也是这样一场惨烈的战争,让当时自诩于无敌的美军,真正的正视我们。
美国也是通过朝鲜战争,意识到我们并不是软弱可欺的对手。
朝鲜战争中,我们无数次警告美军不要越过三八线,美国不停,结果被我们打回去。
越南战争中,我们警告美国不要越过17度线,美国一下子就听进去了。
尊严是打出来的。
我们当时的国际地位,在还没有核威慑的情况下,基本就是靠朝鲜战争中能击退不可一世的美国,打出来的。
让世人见识到我们的战斗决心和顽强意志,也是我们能够让这些洋人真正的正视我们的主要原因。
时代在变化,但很多东西过了这么多年,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世界虽然经历了70年的宝贵和平,但这是建立在核威慑下的恐怖平衡。
大国与大国之间的博弈,仍然十分激烈。
这一点,大家从2018年以来,想必已经都很清晰地感受到。
美国过去了70年,仍然还是那个喜欢霸凌、掠夺别人的美国,只是披上更加伪善双标的面具,显得更加有迷惑性。
美国当前对我们是危言耸听也好,孤注一掷也罢。
我们都可以奉陪到底。
中国人是压不垮的!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作者: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欢迎关注!
屏幕前的你是否在惆怅?是否在自卑?是否怀才不遇,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处于何种境遇,你始终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剧中讲述的是男一号“魏成功”(魏翔饰演)的成功史,为了实现自己毕生的梦想——饰演一次男主角,意外闯入了一个危机四伏的骗局,在不知情中卷入了一场假戏真做的黑帮大战……他凭借自己“精湛”的演技和绝佳的运气,一次次化险为夷。但是他最终得知这次饰演的“男主角”只是一场梦。短暂的灰心后,他没有气馁,没有沮丧,因为生活还要继续,于是又重新回归生活,继续跑龙套,直到有一天,碰到一位慧眼识珠的导演,他饰演男一号。
我觉得剧中有三个情节特别感人,一是他对艺术和表演的那份真诚的热爱和追求。剧中他所崇拜的大明星米兰(马丽 饰演)和她的导演弟弟米勒受到黑帮威胁,让她找到杀手卡尔,但她不认识卡尔,在她一筹莫展之际,魏成功出现了,他看到自己崇拜的偶像,满眼都是光芒,在米兰面前开始了幽默诙谐的表演,声情并茂的演技让米兰突发奇想,何不让他扮演这个杀手去赴约…二是他的善良。好朋友的父母失去儿子,他代替好朋友,照顾赡养他父母的那份真诚善良之举。他的孝心,他的举动,虽然落魄,却强装笑容,开心地哄着来看他的两位失去儿子的“父母”。他的真情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场内的米兰老师,场外作为观众的我们,都被他的行为深深地感动着。他用行动“触动”了每个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此时的我眼泪不自觉地掉落下来……唯有真情能感动人心。
三是他对待感情的重情重义。金钱没有买走他的良知,黑老大的手下要和米兰结婚,当众拆穿了骗他演男一号杀手卡尔是一场骗局的事。给了他一笔钱,让他离开。他走后,没有背信弃义,独自跑路,而是找朋友折返回来营救米兰和他的弟弟。虽看尽世态炎凉,仍重情重义。
真实生活中,剧中男一号也一直是小人物,在剧组跑龙套,因为这部电影,让他实现了自己饰演男一号的梦想。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有梦想的人,只要不放弃,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在自己足够优秀时,一定会有梦想成真的一天。面对梦想,有些人选择等待,等时机,等命运…但是他们不知道,机会和条件都是需要靠自己创造的。专属于自己的梦想,需要有去实现梦想的勇气。为梦想付出一切,不枉费曾经的年轻。现实很残酷,虽然有时候我们努力了,不一定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我们却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努力。若干年后,我们不会后悔。我们为梦想,竭尽所能地奋斗,不惧怕他人的质疑,不轻言放弃,梦想终会变成现实。
最有意义的电影,一是看了之后,能让观众学到知识(生活知识,社会知识,职场知识,人际交往知识,心理知识,成长知识…)。一是受到教育,通过情感的表演触发观众心灵(精神)上的共鸣,唤起内在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善良、孝心的发扬光大。
我认为这部电影是成功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部喜剧作品。诙谐幽默的喜剧表演中彰显了人性的光芒,告诉我们有梦想终会成功。我们需要认识自己,不断创造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要有那么多惆怅、自卑和叹息。拥有自信的目光,相信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正如电影最后,魏翔(魏成功的扮演者)手持鲜花,面对摄影机,面对观众,说的那句“成功,只比未成功,多坚持了一次。”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