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15 18:1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沁园春·雪》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 "理解作品背景": - 介绍《沁园春·雪》的作者毛泽东,他的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 - 简述当时的社会环境,如国共内战、抗日战争等。
2. "分析诗歌内容": - 描述诗歌中的意象,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 - 分析诗歌的主题,如赞美祖国河山、抒发革命豪情等。
3. "探讨诗歌艺术手法": - 分析诗歌的韵律、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 - 探讨诗歌的表现手法,如象征、比喻、对比等。
4. "结合个人感悟": -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诗歌对自己情感、思想的影响。 - 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如对祖国的热爱、对革命的向往等。
5. "注意文章结构": - 引言:简要介绍《沁园春·雪》的作者、背景及诗歌内容。 - 主体:分析诗歌内容、艺术手法及个人感悟。 -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诗歌的主题及个人感受。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开头": - 简要介绍《沁园春·雪》的作者和背景。 -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6年1月26日,毛主席亲率红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将直达华北前线对日作战。是年2月5日清晨,部队来到陕西清涧县高杰村袁家沟休整。这一带已飘洒了几天鹅毛大雪,雄浑壮观的北国雪景,触发了毛泽东主席的诗兴,2月7日,毛主席以必胜的革命信念,挥毫写下了气吞山河的词作《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词的上阕写雪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写出了中国北方广袤的严冬景象。放眼一望:长城内外,只见莽莽雪原;冰封黄河,刹那间,不见了滚滚波涛。“惟余”“顿失”把雪景冰天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景。起伏的山峦,像银蛇般翩翩起舞;莽莽雪原,如同腊象一般,结队奔驰。一“舞”一“驰”,静中见动,以动写静,极富灵性。山峦和雪原跃跃欲试,要与老天比个高低。如此拟人手法,形象生动。等到天晴日出,如白纱罩着的一身红装,竟显得分外妩媚和妖娆。古往今来,写雪景的小令长调俯拾即是。如史达祖《东风第一枝》咏春雪,苏轼《江城子》写雪中送炭,辛弃疾《水调歌头》写观雪,《满江红》写冬雪,《永遇乐》写梅雪……大都是庭院小景,一叶天地,唯有毛主席笔下的雪景纵横千里,驰骋犷达,气势豪迈,心胸辽阔,为“千古词人竞折腰”。
词的下阕是抒情。一开始,以“江山如此多娇”巧妙过渡承接,总结上阕,引入下阕。啊!如此美丽多娇的大好河山,“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转而,评点“英雄人物”,别开生面。举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他们是时代英雄的典范和代表。夹叙夹议,边褒边评,以一“惜”字贯底,扬中见抑,或“略输文采”,或“稍逊风骚”,或“只识弯弓射大雕”,为下文作铺垫,以“俱往矣”作结,一扫千古,就势转入当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突出主题,点题作结,进入高潮,犹如战马收缰,恰似奇峰突起,大势磅礴,气吞山河,真乃神笔!这里所咏之雪,非平凡之雪!红军刚刚结束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粉碎蒋介石国民党之围追堵截,外忧内患,在即将挥师东征抗日之际,所叙秦晋高原之雪景、雪境、雪韵,乃是伟人诗家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情怀的完美结晶,是笔者宏伟抱负和远大理想的空前展示,是当今英雄豪杰大无畏精神和豪迈自信气概的真实写照。它,与其说是一首咏雪词,不如说是建设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中国、造就新时代英雄的宣言书。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重温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仍然激情澎湃。它激励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迈向新的征程,不仅要站起来,而且要富起来、强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力新作为。
(编辑:张小志)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