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18 23:29
写作核心提示:
题目:教师会上讲话注意事项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在教师会上讲话时应注意的事项。教师会是我们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育问题的重要平台,因此,如何在会上发表有质量、有价值的讲话,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明确讲话主题
1. 确定讲话的核心内容,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2. 提前了解会议议程,确保自己的讲话与会议主题相符。
二、准备充分
1.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讲话背景和背景知识。 2. 制定讲话提纲,理清思路,确保讲话条理清晰。 3. 撰写讲话稿,注意语言表达准确、简洁、生动。
三、注重讲话技巧
1. 调整语速,保持适中的语速,让听众易于理解。 2. 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增强表达效果。 3. 注意语气和表情,保持自信和亲和力。
四、尊重听众
1. 尊重领导,礼貌开场,表达对领导的敬意。 2. 尊重同事,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虚心接受建议。 3. 避免贬低他人,以平等的态度进行交流。
五、关注讲话效果
1. 适时提问,引导听众思考,提高讲话互动性。 2. 调整
本文2369字,阅读约需5分钟。
尊敬的各位老师、兄弟姐妹们:
大家好!
很高兴在公元二〇二四年八月二十七日的当下,我们在宇宙的这一边,在生命的长河里,相遇并将相知、相伴。未来的岁月,我们将在同一条站壕里,在同一艘巨轮上,为着同一个追求,并肩战斗,扬帆远航,荣辱与共。
城区6处初中,从七里汤中学、实验中学、二中,到文昌中学、金山中学,整整30年间我走了5处,只有三里河中学没有工作过。不少老师耳闻目睹,大概也了解我一些,不会有太多的距离感与陌生感,这为接下来的融洽工作、精诚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是何许人也?先自我介绍一下基本情况,省得大家好奇,耽误时间打听不休,道听途说的版本还不一致。我是1973年出生,属牛,年过半百啦。所以凡是比我年纪小的老师不要在我面前叹息说“老了”,既然比我年轻,那就能拥有比我更燃的工作和生活激情,就会比我更有青春的活力。除了上述5所城里学校外,我还在口子中学、米山中学、泽头中学工作了8年,在体制内工作,服从命令是天职,一纸调令就是一道金牌,不要说什么离家远近,交通拥堵,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金山中学是新建两年的学校,教职工来自于高中、初中、小学不同学段的20多所学校,共融共生共创,百川东到海,向一个方向前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大家都按照原来学校的思维定势指手画脚,七嘴八舌,就会陷入外国议会般的纷乱。
于晓明校长带领大家提出的共生教育,我非常赞同,并将传承赓续,发扬光大。一所占地115亩,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总投入约4亿的现代化学校,凝聚了区委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区教体局和当地人民的太多深切期待,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扎根文登大地,传承千年文脉,厚植文化根基,汲取书院精华,打造金山中学的“新气质、新样板、新典范”呢?北靠金山银河,南眺峰山青翠。金山沃土之上,何以蓬勃生命,闪闪发光?困惑挑战之下,何以共融共创,谱写华章?
我们的办学目标是践行“共生”教育,打造“金牌”学校。育人目标是传承“文登学”精神,培育“崇德尚文、勤勉笃学、强身健美、躬践力行”的金牌少年。校训是共融共创,蓬勃生长。
“共生”源于生物学领域,是指不同种属生存在一起的状态,后逐渐被运用到社会科学领域,其意义延伸为事物之间互动、合作与相互依存的关系。从教育的角度理解,包括生命理念,即对生命的终级关怀;包容理念,即对差异的全面接纳;适合理念,即对个性发展的因材施教;过程理念,即在过程中主动生成;发展理念,即对片面发展的规避和矫正。
建校两年来,我校规范办学,着眼学生的未来,着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全方位立德树人,取得了显著成绩。金山大讲堂、体育节、科技节、风筝节、非遗节、课本剧大赛、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班主任论坛、组长论坛、“我为金山代言”、徒步大溪谷、诚信银行等特色活动深入人心,山东省绿色校园、威海市智慧校园,文登区首届家长读书实验校、全环境育人实验校、劳动教育实验校,以及北师大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课题研究实验校,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接下来的几年,建设美丽生态校园、创建情感文化生态、构建共生课程体系、打造共生课堂模式、完善共生评价体制,是我们的切入点、着力点,任重而道远,需要在座的你我携手并肩,砥砺前行!
昨晚,刘局长在群里发出了《点赞!这位教育“老兵”》的文章。正高级教师、57岁的教研中心于文斌同志去年主动请缨到枣庄支教,圆满完成任务。一年来,他推门听课186节,做过多场次培训,还荣获地级优质课一等奖。今年回来后,又再次主动提出回到教学一线任教,发光发热,让人感动。
不由想,人生在世,所为何来?
有人活着是为了名利二字,为了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纸醉金迷,花天酒地;有人活着是为了自己和全家老小的温饱,没有太高的追求,不求富贵利禄,只求吃饱穿暖;有人活着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了照亮更多的人,为了谋取大众的幸福。这三类人生目的,第一类是卑鄙的,第二类是平庸的,第三类是高尚的。
我不是要对大家进行道德说教,只是想说,我们需要职称,但不能仅仅为了职称。不能晋了职称,聘了高档,或者感到评聘无望,就开始躺平。如果仅仅把教师当成谋生的职业,上班就如同上刑,情绪跌宕,痛苦不堪,烦躁不安。如果把它当成热爱的事业,把问题当成课题,把学生当成我们手心里的宝,我们每天就会昂首挺胸地迈入金山,自信地闪着耀眼的光!
五步之内,必有芳草。像于文斌同志这样不计名利、勇于担当的快乐者,身边不乏其人。在他们的影响下,近年来我严格自律,不断挑战自己。比如春节后的半年间,立志减肥10斤,管住嘴,迈开腿,每天称重加强过程监控,现在已经达到了目标;每周最少要读一本书,这个暑假已经读了20本书;每天要写一篇文章,持续1012天将近3年了,我的目标是写满10年。经常当众讲这些目标,就是为了让大家监督,不给自己留后路。不待扬鞭自奋蹄,我这个双鬓染霜的年纪,就是要亲手干掉另一个颓废的自己。
健康第一。不要做红烛,我们不能以燃烧自己为代价,我们要当电灯,当太阳能电灯,用源源不断的光和热点亮自己,让自己不断成长,完善饱满的人生,照亮学生,引导学生走自我成长、自我教育之路。
补充一点,稍后公布的教职工分工是学校班子的集体决策,具有行政效力,请理解支持。评聘在即,多劳多得。不要再找谁谁谁了,没有用。有困难,想法克服,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同事们也不会袖手旁观。全区师资紧张,财力紧张,工资就在不远的路上,请大家不要怨天尤人,而要振奋精神,共度时艰。
同志们,建校四年后,才会产生第一届毕业生。我们132位教职工都将成为金山中学元老级的人物,将齐心协力在初创阶段用热血与汗水书写出一个不朽的传奇、一段辉煌的校史。如果现在不努力,将来我们拿什么来美好回忆?时不我待,生命也不会重来,请大家多加珍重,共融共育,让每一个生命闪闪发光,让金山中学光芒万丈!
谢谢大家!
2024年8月27日星期二
各位同仁:
我主要围绕六个核心问题与大家分享个人见解。若我的观点与大家认知存在差异,权当参考,也恳请大家多多包涵。
一、唤醒工作主动性:以内心笃定抵御外部风浪
1. 直面心理困境:老师们日常工作的艰辛有目共睹,但比身体疲惫更消耗心力的,是心理层面的压力。政策调整带来的适应挑战、学生学情的复杂多元、家长教育认知的偏差、师生关系的潜在矛盾、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以及学校管理服务中的未尽之处,这些因素交织叠加,容易让教师内心产生动摇。当外部压力持续冲击,而内在自控力难以抗衡时,工作状态就会陷入被动应付的恶性循环。
2. 重塑心态认知: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浪潮中,每个人都是渺小却独特的个体。苛求事事顺遂并不现实,与其抱怨环境,不如主动调适心态。就像雨天出行,与其抱怨天气,不如撑伞前行。面对“学生难教”“家长难缠”等共性难题,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懈怠工作,更不能让个别事件成为自我妥协的挡箭牌。
3. 深耕主动实践:工作主动性既体现在学生管理的前瞻性和全面性,更彰显于教学工作的扎实深耕。有的老师通过系统设计课卷、周测、月考,构建起环环相扣的教学体系;反观个别教师,教学痕迹零散,缺乏系统性。在教育管理中,尊重与规范缺一不可,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深入反思。
二、锚定目标导向:以使命驱动迈向卓越
1. 明确核心目标:我们的工作目标可凝练为“提质”与“平安”两大核心。教学质量提升,是教育工作者的职业使命,是团队荣誉的根基,更是个人价值的彰显。若某位教师的教学质量出现严重滑坡或呈现断崖式差距,不仅会削弱个人职业价值,更会弱化团队整体实力。而校园平安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没有安全稳定的环境,何谈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激活主观动能:如何缩小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九年级化学的持续领先、八年级语文的强势崛起、九年级数学的稳固优势,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教师团队勤勉认真、精益求精的生动写照。唯有以积极进取的态度突破客观条件限制,才能开辟工作新局面。
三、提升工作效能:以专业精进铸就教育品质
1. 挖掘团队优势:我校教师队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的现状,但经验丰富正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从日常听课中不难发现,许多老师的课堂充分展现出深厚的专业功底与教学智慧。这证明我们是一所有底蕴、有实力的学校,而底蕴正是未来发展的深厚基石。
2. 突破发展瓶颈: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部分教师虽经验丰富,但韧性不足,仍依赖传统教学模式,导致教学工作不够精细。教育教学需要“绣花功夫”,构建科学高效、螺旋上升的闭环教学体系,这不仅是教学方法的优化,更是教育情怀与职业追求的体现。
四、强化工作协同:以团队合力创造无限可能
1. 协同是制胜关键:任何团队若缺乏协同精神,都难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装备精良却各自为阵,最终不敌协同作战的人民解放军。那些教育强校的成功密码,就在于学科团队的高效协作——协同能将个体的“不可能”转化为团队的“一定能”。
2. 共享协同红利:回顾今年的教研成果,无一不是团队协作的结晶。个体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托举,只有团队厚积薄发,个人才能出彩闪光。强势学科之所以强,正是因为“没有弱势教师”的协同效应。协同本质上是双赢思维,正如1+1>2,唯有携手合作,才能创造更大价值。
五、推进工作改进:以思维革新打破发展桎梏
1. 警惕惰性陷阱:虽然我校教师队伍中没有“佛系”“躺平”者,但人性中的惰性客观存在。惰性如同山坡上的滚石,若不加以克制,便会一泻千里。学校工作亦是如此,若任由惰性蔓延,就难以形成发展合力。懒惰是人性的弱点,而人性的弱点就像一处黑暗,你凝望他,他难寻踪迹,他凝望你,你无所不在。
2. 突破思维局限:工作改进的核心在于思维突破。体力上的勤奋无法掩盖思维的懒惰。就像同样是一碗米,有人止步于煮饭,有人却能创新做成粽子、更精益化酿成美酒。教育工作也需突破惯性思维,实现从“完成任务”到“创造价值”的跨越,否则只能停留在低层次重复。
六、实现持续提升:以久久为功书写教育答卷
1. 坚持长期主义:教育是静待花开的事业,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日积月累的耕耘。若日常工作缺乏危机感,没有务实求真的态度,就难以收获理想的成果。唯有以“日拱一卒”的坚持追求极致,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2. 携手共赴征程:“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愿我们始终坚守教育初心,以笃定的信念、乐观的态度、扎实的行动投入后半期工作,共同书写属于我们团队与个人的辉煌篇章!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